Elantra車友交流平台- EFC - Elantra Fans Club
標題: "Elantra" 底盤懸吊系統本質研究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威憬 時間: 2012-7-16 00:12
標題: "Elantra" 底盤懸吊系統本質研究討論
本帖最後由 威力 於 2012-7-16 05:51 編輯
Elantra 底盤諸元.gif)
前輪懸吊 | 麥花臣(獨立式) |
後輪懸吊 | 扭力樑(非獨立式) |
煞車型式 | 前後碟煞 |
輪胎尺碼 | Maxxis MA-501
205/55 R16 91V
|
輪胎規格註解:
"205"(胎寬) "55"(扁平比) "R"(是指這條胎的內層為輻射胎製造方式)
"16"(輪框尺寸) "91"(載重指數) "V"(速度記號)
載重指數91=615KG 速度記號"V"=240公里 /小時
獨立式懸吊系統
獨立懸吊系統是左、右輪可以獨立運動的懸吊型式。常見的獨立
懸吊系統有雙A臂式、麥花臣支柱式、多連桿式、拖曳臂式、半
拖曳臂式。

圖中為Toyota車型"Wish"的懸吊系統,採前方獨立麥佛遜結構、後方ETA Beam結構,提供最大的車室空間。
麥花臣支柱式
麥花臣支柱式懸吊是演變自雙A臂式懸吊的一種懸吊型式。
它將雙A臂式懸吊的上支臂和轉向節與避震器結合在一起,
並將彈簧安置在避震器的上段,避震器的上端則與車體結合。
麥花臣支柱式懸吊與雙A臂式懸吊使用相同的下支臂。
由於麥花臣支柱式以避震器做為車輪轉動時的中心軸,而與荷重的軸線互不重疊,
使避震器在伸縮時造成彎矩,而產生磨擦阻力。
麥花臣是由英文原名[McPherson]直譯而來,
此設計是1940年代,由一位工程師Earle S.McPherson所發明,其設計原理是將圈狀彈簧、
上軸承座與控制搖臂三個部分組合成一個裝置,使避震器成為轉向支臂結構的一部分,
當行經不良路面時,路面震動經由輪胎直接傳至彈簧,並未透過控制支臂,
如此一來可以將原本懸吊系統所需負載的力量分散至車身上,提昇減震效果。
由於麥花臣支柱是將彈簧的固定點上移,因而使彈簧的寬度增加,
加上結構簡單,所使用的零組件少,連帶佔用底盤的空間也少;
不過採用此設計的車輛必須在上座的緩衝裝置與車身大樑部分加以強化。
好處是平路時提供相當優異的舒適性,加上構造簡單,成本也低廉;缺點則是行駛於崎嶇路面,舒適性與操控表現均有提昇空間。
獨立懸吊的優點.gif)
1.懸吊系統重量較輕,車輪的貼地性良好,乘坐舒適性佳,操控的穩定性良好。
2.車輪角度變化量的自由度大,有利於改善操控的穩定性。
3.懸吊構件之間的自由度是防震的方法,也有利於防止噪音發生。
獨立懸吊的缺點.gif)
1.零件數量多,零件的精密度要求高,導致成本偏高。
2.因連桿的自由度大,"有不利於輪胎磨耗的可能"。
3.需要較大的裝置空間。
4.懸吊系統的特性必須做仔細的調整。
非獨立式懸吊系統
非獨立懸吊系統是以一支車軸(或結構件)連結左右二輪的懸吊方式,
因懸吊結構的不同,以及與車身連結方式的不同,
使非獨立懸吊系統有多種型式。
常見的非獨立懸吊系統有平行片狀彈簧式、扭力樑車軸、扭力樑式三種。
扭力樑車軸式
扭力樑車軸式主要使用在前置引擎前輪驅動(FF)的車。
有一連結左右輪的樑,在樑的二端有用來做為前後方向定位的拖曳臂,
整個懸吊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 身連結,在樑的上方有用來做為橫向定位的連桿。
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樑車軸的扭曲,使車輪的傾角會有變化。由於扭力樑車軸式的構造簡單,
以及佔用車底的空間 較小,相對的車室空間就可以加大,因此大多使用在小型車,
扭力樑式在左右拖曳臂的中間設置扭力樑,使懸吊的外形類似H型,
懸吊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身連結。因左右拖曳臂的剛性大,所以不需要裝設橫向連桿。
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樑車軸的扭曲,會使車輪的傾角發生變化。
歐洲小型掀背車之後懸吊,多採用扭力樑式設計。
而Toyota現行的ETA Beam系統中,加入了可控制方向的襯套(Toe-Control Bushing),
使懸吊在車身傾斜時有較佳的指向性。目前ETA Beam被使用在Toyota With等國產車型。
非獨立懸吊系統的優點.gif)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輪胎角度的變化量小使輪胎的磨耗小"。
2.在車身高度降低時還"不容易改變車輪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覺保持一致。
3.構造簡單,製造成本低,容易維修。
4.佔用的空間較小,可降低車底板的高度。
"非獨立懸吊系統的缺點".gif)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而降低乘坐的舒適性及操控的安定性"。
2.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較差"。
作者: 潭子小雷 時間: 2012-7-16 00:33
感謝分享
作者: 蘇小博 時間: 2012-7-16 00:40
然怪轉灣後輪會很飄~~~.gif)
作者: lin511192 時間: 2012-7-16 00:42
感謝大大分享.gif)
所以小E後懸吊算好還是不好阿@@
作者: 桃八小黑 時間: 2012-7-16 01:10
鎖碟斯嘎.gif)
作者: willie 時間: 2012-7-16 01:30
看瞴啦,但還是諷上3分+1臢
作者: zx7979979 時間: 2012-7-16 04:56
elantra全部都不錯,就是後懸吊系統很爛。但是慢慢開還ok了拉
作者: smile 時間: 2012-7-16 05:51
哈~~多了解不少!!!.gif)
作者: xrv 時間: 2012-7-16 06:14
原來如此~.gif)
作者: xrv 時間: 2012-7-16 06:18
那如何降低小E後輪漂浮感呢?.gif)
作者: 中區土豆 時間: 2012-7-16 06:31
又學到新知識了.gif)
作者: 三太子 時間: 2012-7-16 06:51
美中不足的唯一缺點....改成多連桿就完美到不行了.gif)
作者: 小奇蛋 時間: 2012-7-16 07:36
.gif)
感謝大大分享~
作者: Danny 時間: 2012-7-16 07:56
謝謝威力大的精闢的分享,受益良多呀!!! .gif)
作者: 水若居 時間: 2012-7-16 09:02
看來後輪底盤是弊多於利
作者: tony 時間: 2012-7-16 09:04
小E降車身之後的角度不能調整,這是我最困擾的地方.gif)
作者: cp仲平 時間: 2012-7-16 09:08
謝謝囉.gif)
作者: 內湖-東玉 時間: 2012-7-16 09:09
又吸收一些知識,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pai0713 時間: 2012-7-16 09:11
各有優缺點啦,喜歡Elantra比較重要!
作者: Eco 時間: 2012-7-16 09:51
.gif)
.gif)
.gif)
.gif)
.gif)
作者: Eco 時間: 2012-7-16 09:53
xrv 發表於 2012-7-16 06:18 
那如何降低小E後輪漂浮感呢?
換胎皮 避震器 可以改善不少
極端的話後車廂放鉛塊加重 200KG
我是認真的喔.gif)
作者: 大熊 時間: 2012-7-16 09:56
現在的國產車幾乎都是後扭力樑....包括先前愛車小CO和老婆目前的愛車日產(替大)都是.gif)
作者: 307048 時間: 2012-7-16 10:25
清楚的解析,讓我明白了不少.gif)
作者: 布萊恩 時間: 2012-7-16 10:57
扭力樑在降低車身後,經常會有往右偏移的現象,所以改裝避震器之後就會發現左右後輪的傾角有些不同
作者: ken326 時間: 2012-7-16 11:08
原來如此...看論壇長知識~~~.gif)
作者: james 時間: 2012-7-16 11:28
讚喔~ 很詳細的說明 .gif)
作者: 劉拉奇 時間: 2012-7-16 12:10
增廣見聞.gif)
作者: 阿章 時間: 2012-7-16 13:19
.gif)
.gif)
.gif)
作者: aaron 時間: 2012-7-16 13:22
布萊恩 發表於 2012-7-16 10:57 
扭力樑在降低車身後,經常會有往右偏移的現象,所以改裝避震器之後就會發現左右後輪的傾角有些不同 ...
天啊------那該怎麼辦?
有進一步改善的方法嗎? .gif)
作者: 小均Andy 時間: 2012-7-16 13:23
感謝,讓我獲益良多!
作者: lhsu60 時間: 2012-7-16 17:30
感謝,讓我獲益良多!
但如果要改避震器+輪胎。。$$$?.gif)
作者: Ken 時間: 2012-7-16 17:33
買車新手啥都不董,需要多方面這樣的知識^^
作者: Liu 時間: 2012-7-16 17:34
lhsu60 發表於 2012-7-16 17:30 
感謝,讓我獲益良多!
但如果要改避震器+輪胎。。$$$?
避震器..我是改DGR玩工26張 ....至於輪胎要看品牌喔...16寸基本3000以上
作者: 威憬 時間: 2012-7-16 17:35
布萊恩 發表於 2012-7-16 10:57 
扭力樑在降低車身後,經常會有往右偏移的現象,所以改裝避震器之後就會發現左右後輪的傾角有些不同 ...
路感會有影響嗎
作者: 梧桐 時間: 2012-7-16 18:08
感謝大大提供分享.gif)
但是...對小弟來說有點深澳.gif)
作者: 台東阿寬 時間: 2012-7-16 18:46
Liu 發表於 2012-7-16 17:34 
避震器..我是改DGR玩工26張 ....至於輪胎要看品牌喔...16寸基本3000以上
請問Liu 大大, 改 dgr 後,有明顯改善上述的問題嗎?還是只是還好?謝謝
作者: 小時候胖不是胖 時間: 2012-7-16 18:53
Liu 發表於 2012-7-16 17:34 
避震器..我是改DGR玩工26張 ....至於輪胎要看品牌喔...16寸基本3000以上
26張? 是前後避震4之嗎???
作者: qq123858 時間: 2012-7-16 19:20
-.- 誇龍摸~~
作者: 北區 小弘 時間: 2012-7-16 19:49
果然還事小e好.gif)
.gif)
作者: 冠 時間: 2012-7-16 20:03
原來小E開快轉彎會那麼飄的原因在這喔~
不知將改避震降車身~會明顯改善嗎~
.gif)
作者: 北區-阿金 時間: 2012-7-16 20:36
.gif)
.gif)
.gif)
作者: 恩佑爸 時間: 2012-7-16 21:06
如果光改17寸輪,輪拱間距會變小一些嗎?
作者: 劉拉奇 時間: 2012-7-16 22:08
寶貴一課.gif)
作者: gn01857968 時間: 2012-7-16 22:35
感謝大大~長知識囉!
作者: Asi 時間: 2012-7-16 22:45
優質好文~增加見聞.gif)
作者: 雲林阿瑋 時間: 2012-7-16 23:06
多謝分享~~~~~~~~~~~
作者: 威憬 時間: 2012-7-17 05:59
恩佑爸 發表於 2012-7-16 21:06 
如果光改17寸輪,輪拱間距會變小一些嗎?
會,但還是要看你配胎的扁平比
作者: 鄒小弟 時間: 2012-7-17 06:12
講的真好
[code][/code]
作者: 恩佑爸 時間: 2012-7-17 07:37
威力 發表於 2012-7-17 05:59 
會,但還是要看你配胎的扁平比
請問扁平比不是都有固定,不然不是會引響到時速的準確度!
我是想看有沒有205/55/17或205/50/17這類似的,有標準嗎!
作者: 御風而上 時間: 2012-7-17 07:59
感謝大大的講解啦.gif)
增長知識.gif)
感恩唷.gif)
作者: 2347 時間: 2012-7-17 08:04
Honda CIVIC 9代是獨立懸吊
Elantra後懸吊沒得改了?
全球都是歐化樑嗎?
台灣路面的品質很差...
比26的一級城市差!
真不知養工處在幹什麼?.gif)
作者: 威憬 時間: 2012-7-17 08:08
恩佑爸 發表於 2012-7-17 07:37 
請問扁平比不是都有固定,不然不是會引響到時速的準確度!
我是想看有沒有205/55/17或205/50/17這類似的 ...
Elantra原廠規格205 55 16
胎高=4.44英吋(扁平比)
胎寬=8.07英吋
胎直徑=24.88英吋
胎+框總半徑=12.44英吋
胎圓週=78.16英吋
每公里輪胎旋轉圈數=503.43
新規格205 55 17
胎高=4.44英吋(扁平比)
胎寬=8.07英吋
胎直徑=25.88英吋
胎+框總半徑=12.94英吋
胎圓週=81.30英吋
每公里輪胎旋轉圈數=483.98
"原廠規格時速100km/h=新規格205 55 17 時速96.14km/h"
新規格205 50 17
胎高=4.04英吋(扁平比)
胎寬=8.07英吋
胎直徑=25.07英吋
胎+框總半徑=12.54英吋
胎圓週=78.76英吋
每公里輪胎旋轉圈數=499.56
"原廠規格時速100km/h=新規格205 50 17 時速99.23km/h"
作者: 歐弟 時間: 2012-7-17 10:56
請問大大有啥簡單改善方法嗎?
作者: kevin藍斯洛 時間: 2012-7-17 15:19
很棒的文章,大家可多多參考.gif)
作者: 小Q 時間: 2012-7-17 18:43
看來避震器是一定要改了,彈跳感真的好嚴重,
開到140感覺後輪要飛出去。
作者: 色胚-小莊 時間: 2012-7-17 19:22
後下防傾桿加粗因該可以改散
作者: 哩賣哥卡啦 時間: 2012-7-17 21:18
又吸收一些知識,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寬寬 時間: 2012-7-17 21:47
真是專業的文章 推~
作者: qagg2022 時間: 2012-7-17 22:38
感謝分享.gif)
作者: 威憬 時間: 2012-7-19 07:11
色胚-小莊 發表於 2012-7-17 19:22 
後下防傾桿加粗因該可以改散
防傾桿:
將類似ㄇ字形的桿件的二端分別連結在左、右懸吊裝置上面,當左、右側的輪子分別上下移動時,
會產生扭力並使桿件自體產生扭轉,利用桿件受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去使車子的左、右二邊維持相近的高度。
因此「防傾桿」亦稱為「扭力桿」、「防傾扭力桿」、「平衡桿」、「扭力平衡桿」、「平穩桿」等等名稱。
防傾桿的作用
防傾桿的二端透過連桿固定在懸吊系統的下支臂或是避震器上面;
在距離桿子的左、右二端約1/3長度的位置會有一個與車身連結的接點。
當車子在過彎時因離心力的作用使車身發生滾轉,其情況就是使車身往彎外側傾斜。
這個滾轉的動作就如同轉動烤肉架上的肉串。滾轉的幅度大約在7~9度之間;若旋轉的角度太大時就會發生翻車。
過彎時因防傾桿的做用而降低車身側傾的程度,並改善輪胎的貼地性。側傾程度減少會使外側車輪的承受的荷重減少;且降低內側車輪荷重減少的量。
 |
 |
圖中橫貫兩前輪懸吊之彎曲的圓管即為防傾桿,該圖中僅有前輪懸吊系統具備防傾桿。 |
|
防傾桿的桿身發生扭轉時會產生反彈的力量,這個力量就稱為反力矩;防傾桿是利用反力矩來抑制車身的側傾。
當左、右輪上下同步動作時,防傾桿就不會發生作用。在左右輪因路面起伏造成不同步跳動,
或是在轉向時車身發生傾斜,使防傾桿發生扭轉時才會產生作用。防傾桿只有在作用時才會使行路性變硬,
不像換用較硬的彈簧會使行路性全面的變硬。如果以彈簧來減少車身的側傾,則需要換用非常硬的彈簧,
以及使用阻尼係數很高的避震器。這樣一來就會造成舒適性與循跡性不良。
如果使用適當扭矩的防傾桿則可以在不犧牲舒適性和循跡性的情形下,減少車身在過彎時的傾斜程度。
[size=+1]防傾桿的特性
防傾桿與彈簧二者力量的總合稱為防傾阻力。側傾時車頭和車尾的防傾阻力會同時發生,
由於車身前後的配重比例以及重心位移的關係,使得前、後軸的防傾阻力會各不相同,
這樣便會影響車子的操控性能。如果後輪的防傾阻力過大,則使車子有轉向過度的傾向。
如果前輪的防傾阻力過大,則使車子有轉向不足的傾向。
防傾桿可用來控制車身的滾動之外,還可以利用防傾桿來控制前、
後軸的防傾阻力藉以改變車子的操控性能。
上圖為Elantra後防傾桿
小弟認為在扭力樑上安裝防傾桿最大效能在於增加剛性
因為本身就非獨立懸吊設計
作者: jay8828 時間: 2012-7-19 18:32
來吸收新知識..謝大大分享 受益良多呀.gif)
作者: juo 時間: 2012-7-20 06:12
感謝分享...
作者: Albert 時間: 2012-7-20 21:47
專業~有收穫!
作者: miya 時間: 2012-7-20 22:39
後懸吊扭力樑無法調整..........無改.gif)
我的小白E去做了百世霸3D四輪定位發現右後輪傾角內偏超出誤差值(以後必定吃輪)已向原廠反應,原廠也向我要了數據,說會處理已經快一個月了,連個屁聲也沒有,記得上次在原廠遇見應該是紙X大吧!發現他的右後輪傾角內偏比我的更誇張目視就可看得出來......驚.gif)
南陽趕快出來說明一下吧!好像很多車友都有相同的問題吧!(是否召回全面檢查更換)抱怨一下!小E除了後懸吊問題其它都還OK
作者: Josh 時間: 2012-7-22 23:49
感謝大大如此精闢地回答!
作者: CCH 時間: 2012-7-23 23:10
所以說...要先改避震...再來換17"框....換加大碟...大四卡.......gif)
天啊!沒完沒了.gif)
作者: 碰氣 時間: 2012-7-25 00:49
感謝大大分享
作者: 王大 時間: 2012-7-26 08:03
解說精闢.gif)
.gif)
.gif)
作者: jtseh 時間: 2012-7-26 16:06
美國有elantra 後懸的敘述'Rear suspension: Torsion axle with gas-filled, hydraulic monotube shock absorbers'
https://www.hyundaiusa.com/vehicles/2013/elantra/specifications.aspx?
維基百科有懸掛系統類型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7%B8%E5%90%8A%E7%B3%BB%E7%B5%B1#.E6.87.B8.E5.90.8A.E7.B3.BB.E7.B5.B1.E9.A1.9E.E5.9E.8B
非獨立式懸吊系統包含Satchell link、 Panhard rod、 Watt's linkage(澳洲福特汽車所發明,可改善活軸或固定軸懸吊的操控性)、 WOBLink、 Mumford linkage、 Live axle(活軸懸吊,有傳動功能的Beam axle)、 Twist beam(亦稱Torsion beam axle扭力樑式懸吊,以鋼樑搭配左右兩支拖曳臂,路面高度起伏不大時左右輪不會互相拉扯,可算半獨立式懸吊系統,中小型車後懸吊常使用)、 Beam axle(無傳動功能稱Solid axle,有傳動功能稱Live axle,通稱Beam axle)、 leaf springs used for location (transverse or longitudinal) 。
Torsion axle扭力樑式懸吊的確是"非獨立式懸吊系統",但是不會像你所附的圖那麼誇張
"以鋼樑搭配左右兩支拖曳臂,路面高度起伏不大時左右輪不會互相拉扯,可算半獨立式懸吊系統,中小型車後懸吊常使用"
作者: gxp5566 時間: 2012-7-26 16:08
聽說上尾翼可以改善後輪飄? 有人試過?
作者: andrewgreen 時間: 2012-7-26 19:41
感謝分享
作者: james01117 時間: 2012-7-26 20:52
好文章,讚
作者: 007 時間: 2012-7-26 21:43
難怪在向前慢行時左右都有坑洞 車身左右晃動得很厲害
作者: gx1x 時間: 2012-7-27 14:11
gxp5566 發表於 2012-7-26 16:08 
聽說上尾翼可以改善後輪飄? 有人試過?
我也想知道
作者: zooo64 時間: 2012-7-27 22:09
給你一個"讚",謝謝分享
作者: zooo64 時間: 2012-7-27 23:02
平整化底盤有啥好處???
作者: zooo64 時間: 2012-7-27 23:04
"Elantra" 底盤懸吊歐化樑好在那??
作者: 完全支援 時間: 2012-7-27 23:14
好文 謝謝分享
作者: 紫黑宇 時間: 2012-7-28 09:25
終於了解了為什麼小E後坐怎麼這麼大了~也知道小E為什麼會飄了!謝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hugxsa 時間: 2012-7-28 12:35
又學到一課了...讚
作者: 里昂 時間: 2012-7-28 17:24
哀哀 我的車子也感覺到飄移,如果能補足這點 elantra就幾乎沒缺點羅
作者: 天火 時間: 2012-7-28 17:31
感謝大大分享 很詳細的解說!.gif)
作者: veryhight 時間: 2012-7-29 00:53
原來如此~ 超讚的內容
作者: k_simonhuang 時間: 2012-7-29 18:16
看完這篇~整個都有知識了~感謝分享拉
作者: 日本魚 時間: 2012-7-29 18:27
改避震加換寬胎有改善喔
作者: mingshow12 時間: 2012-7-29 20:54
懂了~厲害.gif)
作者: lulu707227 時間: 2012-7-30 14:00
xrv 發表於 2012-7-16 06:18 
那如何降低小E後輪漂浮感呢?
輪胎加大一級,降車身改避震應可改善^_^
作者: lulu707227 時間: 2012-7-30 14:01
xrv 發表於 2012-7-16 06:18 
那如何降低小E後輪漂浮感呢?
輪胎加大一級,降車身改避震應可改善^_^
作者: xrv 時間: 2012-7-30 20:35
漂浮感是小E通病還是個案?有人心驚驚 有人開的爽呼呼!
作者: 台東阿寬 時間: 2012-7-30 20:53
xrv 發表於 2012-7-30 20:35 
漂浮感是小E通病還是個案?有人心驚驚 有人開的爽呼呼!
過彎 遇到坑洞更明顯會飄... 所以我也在考慮...趴下企...... 但怕趴下企會不會硬幫幫...噗..
作者: 台東阿寬 時間: 2012-7-30 21:03
本帖最後由 台東阿寬 於 2012-7-30 21:05 編輯
xrv 發表於 2012-7-30 20:35 
漂浮感是小E通病還是個案?有人心驚驚 有人開的爽呼呼!
有,目前有二
第一 DGR 論壇有
第二 日本魚大大裝的那個.. 雅拍搜尋elantra 找的到
第三 請教論壇的 米其林 小姐
作者: 小潘 時間: 2012-7-30 22:18
難怪高速行駛 總是覺得後面很飄 轉彎也是
很棒的分享文 讓大家了解 底盤的基本構造
感謝分享~.gif)
作者: ands0001 時間: 2012-8-1 14:35
原本開前雙A背後多連桿的車!換車後,現在還在適應elantra懸吊,很不習慣!!
作者: t34c3440 時間: 2012-8-16 23:52
感謝大大的分享,該考慮改底盤嘞
作者: En-- 時間: 2012-8-17 00:05
原來後座空間大是這樣出來的
作者: Bimmer0612 時間: 2012-8-17 18:18
非常好的分享.gif)
作者: 小屁仔 時間: 2012-8-17 19:05
感謝分享
作者: moulder 時間: 2012-8-21 23:24
感謝您的解釋
學到不少
作者: Randoll 時間: 2012-8-21 23:31
清楚的解說~~ .gif)
作者: skysheq02 時間: 2012-8-22 23:11
.gif)
.gif)
講解的很詳細~
感謝大大分享~
歡迎光臨 Elantra車友交流平台- EFC - Elantra Fans Club (http://myelantra.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