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ntra車友交流平台- EFC - Elantra Fans Club

標題: 關於原廠設定的底盤-不定期更新在版頭 [打印本頁]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4-22 01:18
標題: 關於原廠設定的底盤-不定期更新在版頭
本帖最後由 linpingpin 於 2012-6-30 17:40 編輯

身為現代汽車銷售顧問的我應該算是比新任車主早試到試乘車的

在過去只願意玩歐洲車的我,主要是因為底盤的優異功力(當然,富有樂趣的動力輸出也是有)
老實說,原廠設定的底盤相較於日系車的底盤是要來的硬Q
這對於車輛在加速以及煞車上是有極大幫助的
更何況對於中速以上跑山路的安全亦有幫助~
但經過兩天自己車輛的測試(是的,我已於4/21先行領車了)
認為原廠設定的避震行程還是長了一些(但是這有增加舒適性的助益)
老實說,我認為i30這個區塊強過Elantra甚多
主要i30後懸吊使用多連桿的設定,而Elantra是使用歐化樑
優缺點在於我個人較為敏感的感受力上還是很明顯的(但是對於八成甚至以上的人真的是不會察覺的,主要差異在使用程度上)
其實,這缺點在能夠善用手自排後跑山路是可以獲得改善的(改善>>不容易讓缺點因操控能力不佳而輕易顯現出來)
在路上有很多人知道底盤改裝的重要,但是方法用對了嗎?知道你改善了什麼嗎?你的錢有沒有花到正確的地方呢?
你可能藉由改裝輪圈胎皮、換裝短彈簧、換裝整組避震器、加裝拉桿獲得改善
但每個的價錢高低不一,有些可能涉及保固問題,所以動手一定要三思
所以接下來我的第一個底盤的調整會是短彈簧
看會不會因此解決一些問題,或者是產生更多問題
畢竟這東西牽扯到原廠減振筒保固,怕大家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我決定以我的職務之便(?)先行嚐試

在本篇後續的補文中會慢慢同大家分享心得

在此再次提醒大家,有超過八成的人操駕不到原廠硬體的極限,實在無需改裝
剩下的兩成裡面也有超過五成以上可能是因為操駕技術問題的錯誤,而讓硬體的極限無預警的到達
所以,改車不是你解決車輛不受控制的方法首選,而是精進你的駕車方式
不然哪怕你大改,行車對你來說還是不安全!!


101/04/26
StromSpring的短彈簧收到了,找個空檔給朋友安裝(只是哪時候才會有空啊...)








5/3中午終於可以換上短彈簧了
先記錄一下換裝前吧

的確~車型美但車頗高


後輪三指半


前輪四指半

開始動工










過程就記錄,不詳述了

換裝上短彈簧後

後輪兩指,前輪兩指

換上短彈簧


回到公司剛好自己動手作1000公里的機油保養

在換上短彈簧後我並沒有試車.........................................騙你的啦~怎麼可能不試車,鬼才受的了!

換上後,在彎中因為側傾導致外側輪回彈而造成內側輪突兀的壓回減輕70%~80%
一般速度上避震的感覺變硬約20~30%(當然,因為預載改變了那麼多)
時速50以內不平的道路感覺不賴,但坑洞建議30以下或者迴避,80以上建議連不平整也迴避
彈跳感+20~30%,但不算是碎震,因為預載不同而變硬的感覺,所以壓縮量減少作動行程變短
讓原本熟悉日系底盤覺得MD底盤容易晃動得那種感覺就是我說的彈跳感(不是真的彈跳)
畢竟避震器已經無法吸收那麼多的變型量,傳遞到車身,這是很正常的
車內雜音增加5~10%,但這一點仍需再觀察,因為作完定位後胎壓有改變(這點是我的疏忽,沒去注意原本與換裝後的胎壓)
況且我車上的東西也不少,或許因為"晃動"增強而造成車內物品碰撞也不一定
側傾部份有改善,帶上些微速度之後的側傾感覺減少應該有50%
但這下換輪子開始出聲音抗議了(呼喚我升級胎加圈嗎?)

換上短彈簧部份的說明如果有不了解或者是想要知道更多的部份請踴躍提出!!
5/9正積極尋找台灣品牌整組的道路版避震器,也想辦法存錢可以自娛又可助人
5/15使用到今天也算是原廠減振筒磨合差不多的日子,整合來說,大概就剩下原廠減振筒的耐用度能撐多久了
        因為也稍微適應了與原廠彈簧之間的差異,原則上來說會推薦給純視覺系不開快車的車主
        不過個人不能接受的是這組短彈簧在滿載的狀況下後輪會藏輪,我不喜歡這種看起來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16吋輪框太小,或許是因為前輪沒有藏輪造成的前後視覺差讓我不滿意






以上附上簡易與原廠對照圖!

IMG_0634.JPG (182.87 KB, 下載次數: 55)

IMG_0634.JPG

作者: EFC-L    時間: 2012-4-22 08:12
讚唷~~ 講的很詳細

希望日後還能分享更多改裝方面的資訊供大家做參考
作者: james    時間: 2012-4-22 10:05
感謝分享~ 版上的族友有福了
作者: 眼鏡    時間: 2012-4-22 10:43
我支持你....
作者: 吉米718    時間: 2012-4-22 11:31
I30改裝輪胎時
15&16吋
17&18吋的設定值是不一樣的
但原廠知道的計師卻不多
經由原廠電腦只要插入就能設定
但很多技師不知道
反而是消費者要去教或詢問
有在I30 CLUB的車友都知道

所以三陽後端的教育訓練很重要
後端技術水準的提升
要一致

如同這次居然有業務把客人的車
充當展示車
這完全不及格
三陽高層的管理能力真需要加強!!
本來展示車就不該賣
交車也該在新車交車中心
而不是進展示間或維修廠
這真的要加油

作者: 台東阿寬    時間: 2012-4-22 12:29
吉米大別生氣,我知你在講我的車,請別生氣,那是我自願的啦....
作者: 吉米718    時間: 2012-4-22 14:42
哈!!!剛X4大有跟我解釋過了!!
不過這種現象能避免是好事!
!其實應該是所有車商不限廠牌都不能這樣,
我自己以前也能遇過這樣情形
都沒告知我
就把我家人訂的車當成展示車
那時我真的氣炸了

不過X4大的原因是對方有先告知
而且提供代步車
也徵詢X4大的同意
那就沒問題了

期待X4的開箱文!!
也期待我呵紅孩兒快踩風火輪回到我身邊!!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4-22 18:37
吉米,你說插電腦的設定値是什麼??

作者: 吉米718    時間: 2012-4-22 19:00
本帖最後由 吉米718 於 2012-4-22 19:02 編輯

我不大會形容
黑糖大知道
I30俱樂部的車友也知道
就是原廠電腦有個設定值
15&16吋是一樣
17&18吋是一樣
改鋁圈若沒去原廠改設定值
實際的時速會有誤差
方向盤的靈敏度也會有差喔!!

這個就請大大幫我們詢問保養廠師傅吧
因為這次要改17吋的人
好像也不少
先說聲謝謝囉!!!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4-26 00:18
今天StromSpring的短彈簧寄到了,這兩天找朋友裝去,好興奮啊!!
作者: picobird    時間: 2012-4-28 22:55
亂入一下,那個短彈簧廠牌的logo好可愛啊
作者: 吉米718    時間: 2012-4-30 19:19
其實就如同版主分享的
每個人用車的目的不同
有些是熱血重操控
有些是家庭重舒適
ELANTRA整個設計比較偏歐風的設定
對操控&舒適性上取得一個還不握的平衡點

再來就是看個人需求去增添配備
不過原則上
就是你要了解車
善用車的本質
也不用花大錢
小刀也能變小李飛刀
不懂車本身的優勢
關公大刀也可能變成削鉛筆刀

漸漸的大家領到車
開始往自己理想的改裝去邁進
也可提供大家很多的想法
這很讚!!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5-3 23:55
已更新!!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5-5 02:41
都沒有人有問題啊~還是我寫的看不懂捏....
作者: xrv    時間: 2012-5-5 03:26
請問這組報價多少?
作者: EFC-L    時間: 2012-5-5 08:05
不知道這組短彈簧價錢多少?
作者: 虎豆    時間: 2012-5-5 08:53
哇塞~板大超貼心,不找你買車都不行,讚!
作者: 米其林    時間: 2012-5-5 09:48
期待後續的經驗分享 基本上只改短彈簧 是不推薦的 畢竟作動壓縮行程跟你原本的 避震統身設定的有差

上面說的 不規折彈跳 應該是統身反應抓不住 其彈簧壓縮回饋的力量 所以可能會有多次彈跳 因為作動的行程並不相同

基本上有配合的店家 其店家沒有給你建議?? 基本上短彈簧 上車 大都是 會在換更優質搭配好的避震器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5-9 01:51
基本上我是覺得每個人買車的能力不同,也對於改裝費用支出成度也有所不同....
您身為改裝廠商,自然是以推薦涵蓋範圍比較廣並且效果顯著的改裝方式,這是您的專業...
但我賣車雖然不久,我也發現有許多經濟能力有限,或者不太方便單次支出大筆款項的車主
我想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我想要從"經濟"的角度提供某些經驗參考
甚至我還在想是不是該想個辦法讓某些程度上不太方便的車主在想改裝的時候有彈性付款的選項
作者: 王小霖    時間: 2012-5-9 22:14
我還在尋找整組的避震 不知道有哪幾個牌子可以選!!!尋找中
以前改裝過短彈簧!!初期都是還滿不錯的...後期就
作者: 米其林    時間: 2012-5-22 06:59
更新一下  DGR已經有再市面測試了 但彈簧數量不足 目前大約要再等三周到一個月
才會有貨安裝 到時DGR會再做修正 數據收集完成後 才會上架販售
但若是當測試車主 大約要修正個2_3次以上 才能達到每個人的需求
屆時會出可讓車主選擇適合自己習慣的阻尼 若是沒有特殊指定那就會是原本大多數統計出來的設定囉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5-30 23:47
我真的不知道要說妳再害人還是在幫助人 如果原廠避震器 改個短彈簧就可以很好很穩 那我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懂不懂底盤改裝底盤設定
直接原廠統身 換裝短彈簧 會照程甚麼結果妳知道嗎 阻尼系速不夠 壓縮係數 回彈係數不夠 會照程甚麼情況發生  低速遇到坑洞不要說~~來說 高速好了~~高速上100時如果不小心遇到不管是路面石頭 還是坑洞能不能做到 貼地飛行穩如泰山
如果簡單個一萬塊搞個短彈簧 那還要國外進口避震器作甚麼 所有東西 統身的回彈細數  跟彈簧磅數 是成正比的 再來要說的就是  改裝避震器 不是一昧追求硬就好 低就好 好的避震器 是要能夠在不好的路面能夠吸收 回彈與壓縮時的衝擊與知撐力
再就剛剛提到的低 你知道 三角搖臂會因為你角度不對(一昧要求底盤低)會造成車身與避震器不協調導致無法有效支撐只會讓東西變型與不舒服感危險 更有可能在高速過彎壓到東西或坑洞 車身不穩定 造成打滑失控
如果真的改個短彈簧就很強很威~~那乾脆所有避震器廠商乾脆都 關門收一收不要賣好了  好的底盤改裝  單單一組有用有效果的避震器就要多少錢~~但是也不是說  最貴的最好~~只是有沒有必要~~因為妳今天不是在比賽
如果你今天只是追求 視覺效果 那或許可以考慮  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 安全 這才是重點 改裝底盤就是要真加過彎穩定性 如過只單單改裝短彈簧 就能那麼好用 那真的  我們來小小胚一下~~我輸我過戶~~你輸我也不要你的車燒掉就好(或許我最後這一句話有點衝)但是底盤調教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  不是想跟妳筆戰~~但是 請作有專業的說明~~小弟我也不過是 愛玩愛車的人~~三不五時熱血一下~~我在開車  轉速從不低於四千轉  我哪來的時間 去故前面有坑洞 有東西在地上  隨意變換車道或是禿如其來的閃避 是多危險的事~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5-30 23:50
另外一題小弟我也是MD的車主~~我因該是全台最早交車的~~4/11交車4/28改裝避震器上車來來回回測試數據不知道拆了多少次
作者: 變色龍    時間: 2012-5-30 23:52
請問這組短彈簧多少小朋友??!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5-31 12:25
許學長~想必您一定是衝勁十足的業務,業績一定很好
好到沒時間把我的文章好好看完仔細咀嚼,以至於誤解我,真是辛苦您了!
服務效率一定很快,以至於車子轉速從沒低於四千轉過,真是辛苦您了!

老實說,自己人內鬥還真的沒意思,但你明明就是想討戰,但沒關係,您是明理的人一定了解我懦弱的理由
不曉得您有沒有看到文章末段,我只推薦純視覺系的人以及還在測試原廠避震的耐用度這兩個重點
您一定很忙,沒辦法花時間在這裡了解這種小事,因為客人等著你服務
您玩車的資歷那麼久,技術又那麼好,我哪斗膽把我參予賽車的資歷拿來跟你比較,我上不了臺面啊!
改裝我也嫩,還沒辦法體會東西好到用不著是何等境界,該向您看齊!我努力!
說真的,不同分公司的業務鬥嘴還真的笑死人,咱們就停了吧~您在再看看我的文章吧!先看清楚並了解我的意思,好嗎?


我想您這聰明人應該也瞭我回文中已經儘量壓抑了
如果要小試身手,咱們就選不影響任何用路人又便宜安全的GO KART來較量一下吧
看是您要南下或者我要北上都可,咱也不要過戶或砸車這種低EQ的文詞了,這會影響消費者對於現代汽車業務的觀感!
我很努力改變社會大眾對汽車業務的觀感,請別因為我們兩個就搞砸了!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1 00:33
南部的linpingpin  小弟我沒太大本事  只是愛玩 喜歡車  
我昨日喝多了~在此為昨日的言語向你說聲!!對不起!!~腦袋不清醒~~
來說個重點吧~~你說短彈簧純視覺系 但是有沒有考量到 真正的安全性~
很多時候短彈簧或許可以改善底盤某些部分的穩定性~
但是是否考量到全方位ㄋ~山路中多彎道組合的反應與回饋是否能夠讓統身穩定ㄋ~
雖然我們的統身已可以做到內部自動處理組尼係數(有些處理狀況甚至比改裝來的好) 已經很有BMW的等級  
但是單單只改了一個短彈簧 對於市場上的很多年輕人來說真的會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導
為甚麼我會正麼說ㄋ
(原因一)~~很多人在不了解甚麼叫做穩定性時只追求  低ro硬
(原因二)~~個人觀感改了短彈簧 統身保固 不要了嗎?除非消費者同意簽切結書 !!   但相信很多消費者會說  我只改彈簧又沒動到筒身 會漏油 是不正常的 你是個業務因該也瞭解 售後服務吧  
(原因三)~~底盤調教 不會只因單單只會是一個面的考量 雖然只是視覺改裝  但是還是要兼顧到整體的穩定性  (談白說 就在花再多錢也不可能跟廠車一樣貼地飛行)原因太多不在此說明

這要說的實在很多   個人還是不建議只有單單的短彈簧改裝 不管是不是  視覺系 (穩定的車身才是重點)
包括我自己的底盤調教  一樣使用205/55/16 降幅只有前5指變3  後4指變3  前面加原廠大包尖端離地15公分 後面忘了
我相信你肯定也拿了不少獎頒  因該知道 動一髮牽全身的道理  小弟我只跑山路 不跑正規的比賽  (試車時間都在02:00-04:00)
PS: 轉速高 不代表(車速快)2檔四千轉我記得不超過六十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1 01:00
不我不是學長~~我也沒做多久  
就是因為道路爛 所以 整體很重要~~如果因為指示改了視覺  就要動不動避開到路 坑洞  凸出物  是否真加了很多危險 因素ㄋ
我剛剛有稍微研究了一下你的彈簧 基本上因為我看不到全部 所以就以我看得得來問一下  第一  短彈簧的設計上下  是否符合原來統身的 基座ㄋ 我看上去好就不太一樣  後拖曳臂 的彈簧  因該也不太一樣   
會有很多因素考量 尤其是後面  如果遇到減速版   屁股因該會抬起來在掉下來 這時候就要考量到 彈簧是否 跑位  我第一次上 時就有這個問題  
後來改變統身行成 改善此問題  但是後面又改變阻尼系速  壓縮組尼 跟回彈組尼的 %數  又換不同設計的彈簧 真的彈簧也是很重要的東西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6-1 01:08
我們強調我們的避震器等級用料好,但耐用度呢?反應以及等級好,耐用度差也說不過去吧,所以我本來大可利用自己引進短彈簧賺錢,但我沒發起團購,原因就是想要測試,賽車已經是各端零件最高的考驗,但時時刻刻都是處於實驗階段,原因就是為了追求好更好
或許違背了我們身為這個職等的原則,但是業務說出來的話語每個字都要負責,所以我都是以實驗自己當作參考,總不可能讓消費者實驗吧!
你說的整套避震器更換是有道理的,但是改裝的需求確是千百種,高低軟硬三十段可調就滿足所有有改裝需求的消費者嗎?對我來說的答案是"不"....
我在改裝認知友誤解的時候買了一台標準的比賽用滑胎車(重機的一種)車還沒牽到就已經花了二十幾萬改裝
結果在接觸了國外正規的比賽後,才發現,針對需求才是改裝的基本
有的人改是為了某方面的快,快的地方不同,該改的地方也不同
我現在傾向的是的,體力不多(經濟有限),吝嗇出拳(不能花冤枉錢),但又必須拳拳到肉(符合改裝的需求)
文頭到文尾我都一直希望有人提出問題,就是為了瞭解需求,才有辦法建議.....
縱觀所有台灣網路的群社、社團、俱樂部、同好會等等,每個都變質,硬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壓在對方身上,我認為這樣是錯的
針對需求建議才是人群聚集討論的重點,或許我檔了很多人的財路,但又如何?
我要的改變錯誤觀念,引導消費者正確思考自己需求的....
我想這跟公司教育我們針對消費者需求提供我們能夠提供的幫助是一致的!!
強植入的觀念就好像硬性削價競爭一樣,追求錯誤的點,最後累的是誰?輸的是誰?
答案是都輸都累,沒有人贏,我有理想,我朝理想前進,不為了改變任何人,只是為了臨終前一刻可以告訴自己"我沒有害到人"罷了

許學長,讓我們把力氣用在正確的地方吧,MD是台符合大多數人的全方位好車,推廣及人是我們當下的任務!!
作者: picobird    時間: 2012-6-1 13:19
兩位都是玩車的資深前輩受教了~
誤會解釋清楚了化干戈為玉帛,深入的討論造福廣大族友

小弟有在看motogp知道一些粗淺觀念
但因為沒有跑山路或高速行駛的需求對改裝倒是一竅不通
昨天po了篇小E各部位拉桿的文章
因為看過幾篇分享提到小E的屁股似乎穩定性較不足
請問如果只是需要比一般使用狀況下再稍為激烈一點的操駕穩定性(例如高速120km/h變換車道)
不改懸吊維持原廠16吋框的情況下,會建議增加那部位的拉桿?
感謝~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6-1 14:53
上次你分享的連結中,拉桿包含很多,其中我有看到強化歐化樑部分的拉桿~
如果你只要選其一,我的建議就是那部分先
以我的順序來說~
1.歐化樑拉桿
2.引擎室拉桿
3.後行李箱拉桿或中間的底盤拉桿
4.前下拉桿

但不要期待裝上去改變會天差地遠,懸吊本身的改變是很重要的
另外~輪距墊寬也會有差別!
怕走錯路的話就是先忍忍,看看有沒有人實驗後分享了~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2 00:06
小弟 在說個想法  這事我從一個車手身上得來的一些資訊
第一點~~其實 小E 根本不需要上 歐化樑拉桿 為甚麼會這樣說ㄋ  是歐化樑本身一體成型  硬度夠根本不會變形 支撐力絕對夠
其實小E 會甩屁股  根本來自於  避震根本抓不住  我是頂級車款在無ESP輔助下做的測試
第二點~~第三第四 說真的都裝上去  車變得硬梆梆跟本失去了  轎車的本質只會很難開   
第三點~~說到引擎是拉桿或許可以裝裝看  再來很多人都會以為拉桿都上一上  可以高速過彎沒問題  可是往往在我看到很多車 都是在門卡索那邊斷裂
因為車體支撐不住變形導致
不過說真的小E本身車體剛性不錯  不太需要上拉桿 真的要有用  車體全身點焊最快上防滾籠 最有效果  但是絕對難開到爆點

小弟淺學 如有錯誤 請糾正
作者: Liu    時間: 2012-6-2 12:13
請問要解決小E後輪ㄉ問題要怎ㄇ解決??

改避震器ㄇ??
作者: 吉米718    時間: 2012-6-2 14:49
本帖最後由 吉米718 於 2012-6-2 19:36 編輯

裝拉桿的確不會讓馬車變神車
但對車體的剛性會有一點幫助
尤其是後防傾桿!!
最好是原廠御用改裝廠出的
或是原廠標配的
因為這些都經過反覆的測試!!
當然也比許大4月交車
測試不到2個月來的精準許多!!

對於許大說很多車上了引擎室拉桿結果高速過彎斷裂
這就不得不說這些改裝品的品質[真是良莠不齊)!!
還有安裝的SOP!!!是否合乎原廠要求!!

當然小E只是部房車
一般人不會太猛烈的對待他
所以在正常情形下堪用
但對常跑山路的人來說
隨著時間久了累積的應力的扭曲變形
才是日後安全上的考量!!

加裝原廠認證過後的拉桿&防傾桿(小工程)
比點焊車身&防滾籠實際多了(花費可不小)
在加上貴公司的生產品質
真的令人發毛!!
小E還是台房車
不是跑車
要就直上更好的車
剛性一次到位
也不會像以前某日系品牌
改得跟甚麼一樣
結果只有難聽的排氣管聲浪
車子還是龜速的在遙遠的後方!!
這樣格調就低了

像BENZ御用的AMG改裝品
每一樣裝上去要鎖多少磅
都是有一定規範
而不是像很多在地改裝廠拿到東西就鎖
反正東西上了就OK了
這點完全是錯誤!!
如果這麼蓋101現在早就倒了!!
這些是細節
也很繁瑣
一般人也不會懂
不過您玩車
不注重這些還真說不過去!!

當然銷往每個國家都會因為其路況使用環境不同加以修改
原廠也絕對比較專業而且嚴謹

當許大說扭力樑不會變形
這句話就大錯特錯!!
可能物理學要好好重修一番
我讀土木
基本對結構方面還了解
沒有不會變形這件事!!
鋼材的係數才多少
還有車身其他組件因為價格會有所取捨(也就是偷料啦)
這點相信您很明白!!

不然不會同樣是車
1A雙B比日韓美車貴上許多
當然品牌不列入考量!!
一分錢一分貨這道理永遠不變
沒有車商彿心來著(福特大蟒算是最有誠意的 240P加上超強的車身結構!!還是賣得很差!!)
只有黑心商比較多到是真的
偷這偷那的
看多就習慣了
也給了外面漆車百貨&改裝品店一些商機
這是共犯結構!!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2 19:24
吉米718 發表於 2012-6-2 14:49
裝拉桿的確不會讓馬車變神車
但對車體的剛性會有一點幫助
尤其是後防傾桿!!

吉米我說的斷裂不是防傾桿的鎖點斷裂喔!
是門扣喔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2 19:40
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防傾桿斷裂變形包括賽車手都說沒看過!
基本上歐化樑比複合是多連桿來的強上許多沒有太大的必要
我之前也說過小E本身就很強悍
車身結構足以應付一般操架
但是上賽道就有帶觀察,必近還沒實際是過
小弟我都跑跑山還沒機會上賽道跑
等有機會在試試看八
作者: zx7979979    時間: 2012-6-2 20:55
我覺得歐化是噱頭,我在關西北二高(風最大那段),逆風的時候變換車道真的會晃,但是會晃是正常,所以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順風就不會了QQ"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6-2 23:50
其實討論區的好處是隨時可以分享訊息而且是全世界都可以查到的資訊
但無奈單純文字的表達卻很難正確的傳達真正情境或者狀況
一個"變型"、"晃動"、"跳動"等等的詞彙會讓不同的人有不同方向的聯想
因為我早知道這個問題,所以原則上一段話我會反覆思考兩三次
儘量希望能夠明白的表達讓對方知道,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面溝通
為了就是站在同一個基準點上看一件事情
所以希望大家再分享狀況的時候儘量形容清楚,對於看不懂的人也希望儘量發問把狀況搞懂
不然雞同鴨講實在是讓更多人誤入歧途阿!!
作者: 小許    時間: 2012-6-3 00:01
linpingpin 發表於 2012-6-2 23:50
其實討論區的好處是隨時可以分享訊息而且是全世界都可以查到的資訊
但無奈單純文字的表達卻很難正確的傳達 ...

linpingpin  我同意你這個說法
作者: linpingpin    時間: 2012-6-30 17:41
版頭末端剛加上了四張與原廠無改的對照圖,供大家對照
作者: Perry0937    時間: 2012-7-5 16:57
很詳細的說明+圖示...謝謝分享這樣的資訊..很受用..
作者: 清洋    時間: 2012-7-23 00:04
看完了一整串,獲益良多




歡迎光臨 Elantra車友交流平台- EFC - Elantra Fans Club (http://myelantr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