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小霖 於 2014-3-15 16:23 編輯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剛好前一陣子發生在我們公司上
以下就是事情發生的經過....
某產品A.B經銷跟我們公司批貨,A經銷在網路賣6500元
B經銷看到A經銷賣6500元於是就將原先賣6800元的價格改成6300元
隔了幾天後A經銷透過車友反映得知B經銷只賣6300元,於是又將產品價格調降到6000元
後來雙方鬧到我們公司,最終公司以都不批貨給雙方經銷做為處分
以為事情就結束了嗎?當然不
A經銷開始採取報復手段,在沒東西可賣之下於網路刊登5000元的超低不實價格並宣稱大量在庫(問與答也不回應,並取消電話通訊欄)
各大汽車保修/百貨體系得知這個消息第一時間馬上砲轟我們公司,說為什麼他們賣的那麼便宜?已經低於產品的成本價甚多
當然,這並非是事實,不過引發的連鎖效應可是相當大
今天要一樣產品無法在商場上立足其實很容易,買幾樣競爭對手的產品在網路上刊登離譜的低價來擾亂行情
如果消費者沒實際去購買發現無貨可交,那一定會抱怨為什麼反而總代理的價格還比較高?
這種事情最多應該發生在中古車市場上,關於細節我就不再多說
其實總代理基於維護整體銷售面,自行賣給一般消費者的價格不一定會比經銷商來的低,要不然誰願意幫你經銷?
好比一包洗衣粉,工廠賣給大賣場80元,賣場賣90元,如果工廠賣給一般消費者75元的話就失去了賣場批貨來賣的用意也違反了職業道德
A與B的比價.削價競爭...
原先A賣6500變成6000元,B賣6800改成6300元
有沒有想想站在剛買不久的消費者面臨隔幾天不到的時間就有500元的價差,買貴的不平心理?
短時間贏到新客戶優惠的銷售量,卻也得罪了舊客戶多付出500元的怨恨....
到底誰得到了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