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使用抽油工具或是單向活門,單靠一條橡膠管更換煞車油....我只能說他神通廣大,或者他是魯夫 不然踩下踏板放開後的瞬間,空氣便會跑回管路中 更換分幫舊油有順序,1.右後(副駕後方)2.左後3.右前4.左前 而且單右後方洩的量最多,第一次加油前一定要讓油壺內的舊油降到下限後再補充新油,而不是加一點排一點 變速箱油排放20分鐘與一個小時,洩油量可以相差超過300CC 如果連添加變速箱油都可以不注意正確量就交差了事,我真的很佩服這位技師 就連有油尺的機油量原廠技師都可以加超過上限(不曉得遇過多少台車都是如此) 同樣是硫酸銅與水,先加硫酸銅再加水與先加水再加硫酸銅得到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降溫議題我想不用辯解,電子變速箱非傳統鋼索式變速箱,為什麼有些車開沒幾萬公里變速箱就掛點? 車...有一半是用錯油品或是被不夠專業的技師保養壞的 有些車更換變速箱油還要前一天進廠,到隔天才能洩油.... |
補充一下過程: 煞車油的部份是.1.車子架起來一點點 然後拿一個有牽一條細管子的瓶子 然後就蹲在輪胎旁邊接上去 2.踩幾下煞車...加一點煞車油...踩幾下煞車...加一點煞車油...踩幾下煞車...加一點煞車油...過程中會有噗滋噗滋的聲音 3.以上都一個人完成 最後把油全部倒到油壺裡面 4.關於空氣的問題我也是滿懷疑的 不知如何判斷 只覺得很像煞車踏板一直都要踩滿深的 有人說會QQQ 所以到底是Q還是軟 軟Q軟Q 有點難體會 變速箱油的部份:1.降溫: 這個我就更懷疑了 技師說: 哪有人在降溫的 沒聽過有人要降溫的啦 我換了幾百台了 哇哩..聽了都快瘋了 But. 我還是稍微給他堅持一下 請他先搞定其他的東西最後再來換變速箱油 最後是幾度呢? 不知不知 2.油量: 洩了大約 20分鐘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說了有其他人換油的部門是打開變速箱旁邊的檢視孔把多餘的油漏掉 有的是拿量杯 請問貴司如何檢視 技師說我統計過了 漏下來就是3700C.C 沒錯的 瞎咪阿!!! 最後到底漏了多少呢? 不知不知 3.排空氣: 因為大家都在賣關子 所以這個關子我還沒解開 水箱:預計也要換R32 這個更換冷卻液 我個人認為關係到整台車的運作 有點緊張 所以 改天吧 結論: 本次更換也是想試探一下原廠的手法跟態度 --> 應該沒有下次了 反正都被做記號了 換換機油打打氣還可以啦 同樣產品不同人更換就有不同效果 這個同意 But. 小霖哥哥只有一個 又沒有嫡傳弟子 葉問都收徒弟了 =.=|| |
Elton_Lei 發表於 2015-2-12 23:24 小霖大 請問你哪時候要來北區保養啊? 想給你體檢一下 |
本帖最後由 小霖 於 2015-2-13 03:46 編輯 另外關於煞車液部份,DOT 5.1不是DOT 5(無法與其他煞車液相容) 煞車液等級DOT 5.1>DOT SUPER 4+>DOT 4>DOT 3 DOT 5.1可用於符合DOT 4/DOT 3規範車款上,但DOT 3不能用在DOT 4車款(等級不夠) 原廠技師說DOT 5.1不能加在DOT 4車上,我還覺得蠻納悶的 除此之外水箱液國際正規辨別顏色為G10(綠色-鑄鐵引擎),G11(藍色-鋁合金引擎),G12(紫紅色-鋁合金及鎂鋁合金引擎) 原廠還停留在G10(綠色)鑄鐵引擎+銅質水箱規範 有來過我店裡的車友應該都曉得,門口前方的草叢枯了一半,那就是原廠水箱液的傑作 G10水箱液加在鋁或鎂鋁合金引擎上容易產生白色鏽垢,長年累積會導致水箱阻塞散熱不良 VOLTRONIC R32已經超越G12+標準,更高於M-BENZ norm 325.3等級與NATO-S759軍方標準,值得您信賴 |
6 speed認證比SP-IV還高,有通過SP-IV不見得能適用於6 speed變速箱 跟柴油車機油認證一樣,有C3認證不一定有DPF認證,但有DPF認證就絕對可以加在需有C3認證的柴油內燃機 當有了DPF認證後C3就變成不重要了,因為DPF規範更高 如同有了6 speed認證,SP-IV就不一定會標示 何況SP是三菱變速箱油的認證代碼,小E用的已經不是三菱變速箱 南陽原廠變速箱油我沒記錯也無標示可以用在6 speed變速箱上 以上是VOLTRONIC德國原廠給的回覆,希望有幫助到 |
Elton_Lei 發表於 2015-2-12 23:01 如不改卡鉗或蝶盤 可考慮換金屬油管看看 油會比較快到,反應當然比塑膠管來的快 塑膠管會收縮,所以反應稍慢 金屬不會被油撐到收縮,所以反應會較快傳達到煞車 小小建議,參考參考,如有錯誤請其他大大一同討論 |
手機版|Archiver| Elantra Fans Club.
GMT+8, 2024-11-22 19:02 , Processed in 0.0673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